事關鋼鐵行業,九部門聯合印發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林草局九部門聯合印發《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明確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工作總體安排,科學指導鋼鐵、化工、電力、交通等相關行業、領域、地方和企業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工作。其中相關內容如下:
文件要求,加強工業綠色低碳轉型標準制修訂。圍繞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機械、造紙、紡織等重點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要求,開展標準體系建設。加快節能低碳技術、綠色制造、資源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標準制修訂工作,研制配套標準樣品。
鋼鐵行業。制定氫氣豎爐直接還原、氫氣熔融還原、富氫高爐、氧氣高爐、電弧爐短流程煉鋼、轉底爐法金屬化球團、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等標準。
石化化工行業。推動制定煉化、化肥、氯堿、電石、純堿、磷化工、高分子材料等重點產品原料工藝優化、新型生產設備、吸附劑/吸收劑材料制備、化學品綜合利用等技術標準。
有色金屬行業。研究制定低品位有色金屬礦綠色冶煉、新型鋁電解工藝、再生有色金屬原料及產品、鋅二次資源利用、再生硅原料提純、有色金屬冶煉中低溫余熱利用等產品和技術標準。
建材行業。制定高溫窯爐等建材裝備標準,建材領域節能減污降碳和組合脫碳等成套設備標準,以及輕型化、集約化、部品化等建材標準。加強綠色低碳建材、利廢建材標準研制。
機械行業。研究制定熱加工鑄造等生產工藝領域節能低碳產品和技術標準。針對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等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原燃料結構優化,開展相關標準研制。
碳排放領域。完善碳排放計量體系,提升碳排放計量監測能力和水平。開展多行業典型用能設施及用能系統碳排放計量測試方法研究和碳排放基準數據庫建設。開展基于激光雷達、區域和城市尺度反演、衛星遙感等碳排放測量技術研究與應用,開展綜合能源系統、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大氣環境碳含量、燃料燃燒碳排放、用電信息推算碳排放量、煙氣排放等測量技術研究與應用加強計量測試技術在碳足跡中的應用。完善生態系統碳匯監測和計量體系。
能源領域。開展清潔能源材料和器件性能參數準確測量方法研究和標準物質研制,推進光伏、風電、核電、水電等清潔能源相關計量技術研究,加強新能源汽車和儲供能設施計量測試技術研究與應用。開展溫室氣體轉化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加強交直流輸配電智能傳感和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應用。開展液態氫、天然氣(含液化天然氣)、高含氫天然氣體積和熱值及高壓氫氣品質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推進綜合能源和能效智能感知、采集和監測技術研究和應用。開展石化產品碳排放計量技術研究與應用。
生態環境監測領域。建立溫室氣體監測標尺,開展溫室氣體精密測量技術研究和標準物質研制,加強輻射監測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應用,開展飛機噪聲監測設備計量方法、振動和光污染監測設備計量方法研究,加強環境自動監測系統現場在線檢定校準方法研究,健全完善溫室氣體量值傳遞溯源體系。開展固定排放源和移動污染源排放計量監測技術研究。